Search


【水果科學迷思】人工催熟水果能不能吃?

為什麼水果不通通放到完熟...

  • Share this:


【水果科學迷思】人工催熟水果能不能吃?

為什麼水果不通通放到完熟再採摘,不是就自然又健康嗎?這是因為有明顯後熟變化的更年型水果像是:蘋果、酪梨、香蕉、奇異果、芒果、木瓜、梨子、柿子、番茄,可以利用這個特性,便於運輸儲存與延長銷售時的貨架壽命,加上部分的種類若是放到自然完熟,其果肉與果皮已失去商品價值。

所有的水果都會「後熟」靠本身散發的乙烯加速呼吸作用達到熟成,只是產生量多寡的差異。而「催熟」主要是靠外加的乙烯與乙烯類似物進行催熟,常見的方式像是芒果使用益收生長劑(Ethephon),噴灑在植物體上可以分解產生乙烯,或像是木瓜及香蕉是利用電土吸收水氣產生乙炔(乙烯類似物)進行催熟。

出生果農世家的台大農經博士班黃文弘為《食力》編輯說明:益收生長劑(Ethephon)是一種有機磷類的乙烯釋放劑,使用方式是稀釋後噴灑,在水溶液中會分解成乙烯,來催熟芒果,除非我們大量食用芒果皮,才有可能吃到一點點未分解的益收生長劑。根據農委會藥物毒物試驗所的資料,益收生長劑的LD50是3030mg/kg(註),另一個比較是我們平常攝取的咖啡因LD50是192mg/kg,由此可知益收生長劑是低毒性的植物生長調節劑。

而且,乙烯本就是水果自然會產生的物質,是植物賀爾蒙,不會對人類動物造成性早熟等影響。芒果若是在還沒有達到一定成熟度就強行利用外加的乙烯進行催熟,會產生甜度不高、果肉顏色較為淡黃色的現象;達到一定成熟度後再輔以外加的乙烯催熟則外觀與甜度將與自然熟成的芒果無差別。

#吃力小姐問號中
#食力創刊號真食解密

【名詞小辭典】LD50:半數致死量,能殺死一半試驗總體之有害物質的劑量,是毒理學在描述有毒物質毒性的常用指標,益收生長劑的LD50是3030mg/kg是指若100位成人皆為60kg,只要都服下181.8克的益收生長劑就會使50位成人致死,而咖啡因LD50 是192mg/kg是指同樣100位60kg的成人只要服下11.52克的咖啡因就會造成50位成人致死,故數字越小毒性越高。

【食鋪一講 舌尖上的相對論 就在9/20本週日】
免費報名在這裡: http://www.accupass.com/go/foodnext


Tags:

About author
專業新聞獎項肯定: ●2020 【消費者權益報導獎】雜誌媒體類 專題報導獎: 《黑金詐欺:咖啡豆混充騙局》-特優 【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媒體類 平日報導獎: 《【素食詐欺疑雲】素食漢堡店「扭登和」爆勞資爭議後,更傳「全素漢堡」並非全素!》-優勝 【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媒體類 平日報導獎: 《山水米7年間5次混充牟利!再喊冤,誰信?》-佳作  【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媒體類 專題報導獎: 《幼兒園的食安黑洞?台北市近三年最嚴重!中山附幼食物中毒事件》-佳作 【第46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公共服務報導獎 報紙及雜誌類: 《黑金詐欺:咖啡豆混充騙局》-入圍 ●2019 【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媒體類 專題報導獎: 《送了還是袂爽!餐飲外送如何送進你心坎?》-優勝 【消費者權益報導獎】雜誌媒體類 專題報導獎: 《醒醒吧!開咖啡館沒想像中浪漫!》-佳作 【第33屆吳舜文新聞獎】文字類 深度報導獎 : 《沒落王國的診斷證明》-入圍 ●2018 【消費者權益報導獎】雜誌類 專題報導獎 : 《一頓沒有人滿意的午餐:透視國小校園午餐五大爭議》-特優 《沒落王國的診斷證明》-佳作 【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媒體類 專題報導獎:  《不可不知的「醃」害防「漬」法》-佳作 《香港:重視食安風險的美食之都》-佳作  《食品中的致癌物有那麼嚴重嗎?》-佳作 【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媒體類 平日報導獎: 《黑心液蛋啟示錄 四點不改 黑心不停!》-佳作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 平面類: 《藍金事業!包裝水為什麼這麼貴?》-入圍 ●2017 【消費者權益報導獎】雜誌類 專題報導獎: 《早餐吃了沒?平家西式早餐店20大哉問》-優勝 【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媒體類 專題報導獎: 《泡麵是『拍咪呀』嗎?》-佳作  《別鬧了!日本食品到底能不能吃?》-佳作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 平面類: 《有機=無農殘?誤會大了!》-入圍 ●2016 【消費者權益報導獎】雜誌類 專題報導獎: 《一杯手搖飲,你到底喝了什麼》-佳作 
以飲食為核心,探究與知識、文化、商業、科技以及教育的種種牽動力,建構讀者全面的飲食認知,讓關注食事的閱聽眾,開啟食域新觀點。
View all posts